早在民國五十一年,前台灣省政府主席黃杰將軍,關懷舊屬袍澤,撥專款陸拾萬元建校建校基金。在中壢鎮埔頂區(後稱仁美)設立國民小學容納富台新村、台貿十村兩軍眷村子弟解決教育問題。由前中壢鎮長
劉家興
先生擔任籌建主任委員,在仁美、後寮等地選購校地,以鄰近眷村為目標。原先擬建在榮民製藥廠之縣址,因後端臨池塘及大水圳,為策學童安全改為中山東路三段三六九號建校之現址。購買校地過程頗費周折。匆促間建磚造瓦蓋教室十二間,木造廁所一間,原預定謝慶祥為普仁國校富台分校主任,
謝
君官運欠佳,身體違和,改派陳阿寶為分校主任,五十四年四月廿三日奉淮獨立設校,由章國基調任首任校長(由長興國校調入),章校長江西省進賢縣人,南昌師範第一名畢業,國學造詣精湛者,著有我生鱗爪。為人謙和,不求聞達。六十一年調離龍岡國小由梁仁添校長繼任,梁校長受日據教育(富台校歌章國基作詞,梁仁添作曲),處事勤僕,待人和氣,有好好先生之譽,迨至六十七年屆退。
筆者設校之初,由大崗調入,蒙章校長照顧派兼出納、總務行政工作,往後為庶務纏身,未曾間斷。六十四年國小行政組織調整,分教務、訓導、總務三處辦事。培訓主任不及,省府授權各縣由校長遴選總務主任,原則現職教師兼任總務為優先,梁校長認筆者設校之始兼辦總務達十年之久,且經退除役官兵轉任公務人員考試普通行政科及格,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,繼任總務主任駕輕就熟,而裁定遴報桃園縣政府核派。
回憶富台建校,時值國家經濟尚未起步,設備因陋就簡,堪稱篳路藍縷,歷經章、梁兩任校長十多年慘淡經營,籌措經費困難,欲振之力,心餘力絀。而社區林立,逐年增班教室不敷容納,四年級以下二部制,校地狹小擁塞已甚,校務推展面臨困境。六十七年范新林校長因「中壢事件」由中壢國小貶調富台。范校長年富力強,辦學積極,面對學校破落景象,一心突破改善現況,策定發展計劃,釐定逐年優先改善順序,爭取硬體建設,不遺餘力。但是現行官場文化,無特殊背景人脈管道,誠難如人意而臻事功。據側悉當年省議長
蔡鴻文
先生係范校長親翁,中壢出身前縣長劉邦友,斯時選任省議員,為地方謀福利,力求表現。代向教育廳爭取興建禮堂工程,貳佰萬元鉅款補助,不費吹噓之力。七十年代貳佰萬元是大手筆,得來不易。後又興建人行陸橋有求必應,省交通處全額補助。在縣,前縣議長吳烈智,縣議員陳星煌等先生與范校長私交至篤,凜於省、縣議員之資助,無不心想事成。故校方應興應革、改(增)建教室消除二部制迎刃而解,建校門、司令台、深井水等大小硬體建設次第完成。尤其維護學生安全創設校警,開各校之先驅,范校長任內建樹良多,功不可沒。七十五年李連璧校長由新屋國小調任,治校經驗豐富,清廉自持,為同仁所欽敬。七十八年高耀金校長
接任,校務管理人性化,遇事肯擔當。八十二年完成,操場PU跑道工程,總價伍佰萬元以上,籌措經費煞費苦心。協助華勛國小征購校地,甚具勞跡。歷任校長付出,奠定良好的基礎。筆者職司總務,從五十四年迨至八十二年限齡退休,連續服務二十八年,即個人生命史上力圖奉獻寶貴之歲月。歷經五任校長,信任有嘉、事事恭親、鉅細無遺、無怨無悔、竭盡所能、堅守工作崗位。
自忖一介老兵,才疏學淺,有緣杏壇竊位,追憶往事,猶如昨日,鏤骨銘心,難以忘懷。際逢校慶大典,感謝歷任及現任校長主
任
老師辛勤耕耘,對「富台」奉獻心力,培育民族幼苗、造福地方、功德無量。併此敬祝健康快樂、諸事如意。
劉主任自創校起至82年間任教於本校
擔任總務主任二十餘載
奠定校務基石澤被富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