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提昇廁所文化的實施經驗與探討![]() |
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|||
|
|||||
壹、動機 大多數的人談起對廁所的印象莫不避之唯恐不及,認為廁所都是烏煙瘴氣、臭氣沖天的,的確如此。廁所是需要使用者共同維護的地方,只要有人逞一時之快,乾淨的環境很快就被破壞。 文化是人的一切生活的總稱。而生活中的一切知識分為認知、情意、技能三大領域。情意領域包括具有情緒寓意的行為和目標,例如喜厭、態度、價值和信念。情意部分必須先藉由接受、反應、價值的批判將這些觀念內化成自身的價值觀,最後價值組織成為個人品格。 課程的類型依學校課程結構來分,分為正式課程、非正式課程、潛在課程、空無課程及空白課程。潛在課程是指學校的物質、社會制度、文化認知環境對學生所形成的非預期的結果或影響。學校的校園規劃、美化綠化、教室的佈置,都是潛在課程的一部分。 在正式課程中,教科書中,老師莫不是三申五令地教導學生遵守校規、培養良好的美德,學校行政人員也不斷宣導學生應該愛惜公務,維持校園、教室的整潔,但儘管這些規範主要是藉由正式課程所教導的,但潛在課程是無時無刻存在的,不限於課堂上或校園內,而這種潛在課程對學生的影響相當深遠。所以「提昇廁所文化」,不僅只有環境整潔的美觀外,更希望藉由這個活動能讓學生自動培養愛惜公務的美德。 貳、問題 本研究旨在探討廁所文化對學生情意培養的相關分析,藉由學校廁所的佈置及主題設計,由廁所的美化提升到文化的建立,同時藉由生活常規的訓練加強學生情意的培養。 參、目的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: 一、 如何藉由美化廁所來提昇廁所文化。 二、 學生對廁所文化的看法。 肆、現況 富台國小校園內的廁所共有九間,分別由九個班級負責清潔工作。五年四班負責教師用廁所,五年三班、六班、八班分別負責仁愛樓一樓、二樓、三樓,六年二班、三班負責信義樓與和平樓交接處,五年一班及六年四班、七班負責和平樓的一、二、三樓。目前訓導處衛生組的宏仁老師每學期會舉辦一次整潔比賽,評分結果最高的班級給予獎金以玆鼓勵。 伍、實施歷程 本著行政三聯制,依計劃、執行、考核來思考本計劃實施歷程,因此決定執行計劃如附件一所示。 陸、實施步驟 規劃「提昇廁所文化」之初,第一個省思的問題是:要不要規定各班級的設計主題?如果不規定的話,優點是不限制他們的想像空間,可以讓他們自由發揮,運用各種巧思和媒材來佈置廁所,但缺點是也許會讓學生沒有方向,這樣的廁所也沒有什麼特色。那舉辦這項活動,打掃這間廁所的班級,可能只在要評分之前才將環境打掃乾淨,只能說是環境整潔比賽與「提升廁所文化」的出發點有所差異。 所以我和主任請益的結果是,設計主題以限定較佳。所以我事先找出較適合提升廁所文化的內容,經與主任討論後,訂定主題為:名畫欣賞、唐詩欣賞、笑話分享、台語俚語、星座園地、和英語對話。 *主題: 一、「名畫欣賞」提升學生對美術的鑑賞能力,期望小朋友藉由這個活動,多認識一些名畫,作者與作品名稱,如果能簡略的點出這幅畫的意境或特別之處,可以讓學生對藝術品有更深的瞭解。提昇小朋友對藝術的鑑賞力。 二、「唐詩欣賞」藉由展示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之下朗朗上口。設計的班級可自訂作者,亦可以都選同個詩人之作,或選錄各家之作品。 三、「笑話分享」係針對鄰近使用廁所的年級所定,由於低年級的學生國字認識的不多,深奧的詩詞和畫作較不適合,因而小朋友在使用廁所時,看一看笑話,增加生活上的樂趣。 四、「台語俚語」與鄉土教育結合,常見、常用的俚語,是生活的一部份,儘管不會說閩南語的小朋友也可以看的懂。 五、「星座物語」考量學生日常生活相關話題,藉由對星座的興趣與探討,作為認識自己的方法之一。 六、「英語對話」配合九年一貫英語教學,學生可將上課所學應用於日常生活中。簡短的生活對話句子,在耳濡目染之下,熟悉生活英語用語,讓學英語不再是為了考試,而是為了生活所需。 第二個考慮的問題是:主題範圍我挑選出來,是要規定各班的主題?還是讓他們抽籤選擇?後來我考慮的結果是,由我設定每班設計的主題,而我依該班打掃區域的地點來決定主題。例如打掃區域在低年級,就以笑話、星座物語較為恰當;打掃區域在中年級,就以唐詩欣賞及台灣俚語較適合;打掃區域在高年級,就以英語對話和名畫欣較適合該年齡層。 採用兩種評分方式:一種是較客觀且傳統的方法,由評分小組評選成績而定,選出優良和佳作各兩名給予鼓勵。另一種「票選活動」是針對設計優良的作品上傳至富台的網站,讓全校師生共同投票,票數最高者當選「最佳人氣獎」。 此活動係由訓導處衛生組所規劃,所以我藉助宏仁老師幫我將活動辦法告知參與這次活動的班級。但為了怕學生看完活動辦法之後,還是對設計格式不是很清楚,所以我另外製作一份附件格式。一切前置作業完成之後,宏仁老師就在朝會上宣佈此活動辦法,希望參與這項活動的班級能盡全力完成。 為了研究「廁所文化對學生生活上的影響」,我利用觀察法及問卷調查法,粗略地研究出這項「提昇廁所文化」對於學生是否有其影響力。 一、觀察法: 利用相片觀察與記錄,使用照相機將學生對廁所內的設計很有興趣的一幕拍下,或許是好奇心使然,學生平時常去的廁所,平時可能是學生一刻也不想多待的場所,卻因為負責班級認真打掃及精美設計之下,給予廁所煥然一新的風貌。讓更多的學生注意到廁所內設計的改變。 二、問卷調查法: 我以問卷調查的方式,了解富台國小學生對廁所清潔的滿意度。針對富台國小中高年級學生,共發出兩百張問卷,回收兩百張回收率百分之百,並進行資料分析,其結果如下:
1.
認為學校的廁所乾淨嗎?
2.
你有注意到廁所和以前有什麼最大不同嗎?
3.
你有留意過廁所裡的海報設計嗎?
4.
你看得出來某間廁所的設計主題嗎?
5.
5.你去過兩個以上的主題廁所嗎?
6.
這些文宣海報設計是否讓你多吸收一些知識?
7.
這些文宣海報設計是否讓你賞心悅目?
8.
你覺得廁所主題設計是否讓廁所多另一種風貌?
9.
你覺得廁所美化後是否比之前的廁所賞心悅目?
10.
10你覺得廁所的清潔應該由誰維護?
11.
11.你會更小心維護主題廁所的整潔嗎?
12.
12.你覺得廁所應該如何美化?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,高年級學生普遍教留意廁所文化的部分,可能也是高年級使用的廁所較為乾淨使然,不可避免的,乾淨是影響廁所整體最大的因素。中年級許多學生對廁所的清潔較為不滿,相對地影響到對負責班級設計的海報大打折扣。 而73﹪以上學生認為文宣海報設計會讓人賞心悅目,54﹪以上學生覺得廁所主題設計是否讓廁所多另一種風貌,而有94﹪覺得廁所的清潔應該由每一個人維護,問卷統計高達99﹪的學生會更小心維護主題廁所的整潔。 柒、省思 問題發現: 整體來說,「提昇廁所文化」的活動,學生設計的尚有進步的空間,或許這是第一次舉辦這項活動,學生的設計設想不甚周全。目的是希望能讓學生多認識一些名畫,可以讓學生對藝術品有更深的瞭解。提昇小朋友對藝術的鑑賞力。所以作畫者及作品名稱都是必要的,如果能簡略的點出這幅畫的意境或特別之處,讓欣賞者能更深入地容入畫的境界。 負責設計唐詩欣賞的班級,可看出設計的巧思,將電腦所學的文書處理、版面設計都運用上,一些插圖更是符合詩中的情境,讓整首詩增色不少! 負責「英語對話」班級也有這項優點,只是因為是統一格式看起來較具有一致性,相對的就看不見不同學生設計的豐富性。「台語俚語」可以把字體再放大一點,讓其他學生可以清楚地看見,效果會更好的。 其中「星座物語」的整體設計很棒,班級設計風格一致,與負責「英語對話」相似,其中美中不足的一點是字數繁多、且略小,因為使用這廁所的區域是二年級的小朋友,或許二年級小朋友很認真地想看上面寫些什麼,卻因為認的字不多而只能欣賞插圖而已,如果再加上注音,應該會讓低年級的小朋友對這間廁所設計更有興趣。 有別於電腦文書格式,「笑話分享」的班級也是用心良苦的設計,可看出該班導師要求每位小朋友設計一份,所以設計的文件數量龐大。但唯一的小小缺點也是不是是於該區域的一年級,所以如果也加上注音,讓一年級小朋友也能體會笑話的樂趣。如能加大字體,配合低年級增加注音則更具有成效。 捌、結論與建議 對於初次寫活動計劃的我,其實都有考慮到學生可能忽略的地方,但又不想全都寫在計劃中,深怕會限制學生活動設計的構想。雖然這個活動學生未達到盡善盡美的地步,對於初次嘗試這項活動的學生們,不外乎是寶貴的經驗,期盼下一次學生能有更好的成果展現。 至於「票選活動」是針對設計優良的作品上傳至富台的網站,讓全校師生共同票選。如果用作品瀏覽次數來統計,評分方式可能較不具公正性,所以最後將此方案修改成,將該負責班級的活動成果拍攝上傳至學校網站的「活動報導」。 拍攝作品時,會面臨到文件護貝後反光的問題,以及需要一間一間廁所進去拍攝,實在太辛苦了,所以當下次還有這活動時,可以先讓導師篩選較佳的設計成品,由負責人員拍攝存檔後,再交由學校總務處協助護貝。護貝完後再交付給學生自行佈置,等到整體設計大公告成之後再拍攝全景。 廁所是學校生活所必需,與學生生活品質習習相關,同時與生活教育、道德教育之實施密不可分。有優良的廁所文化,才可能培養品味高的現代化學生,尤以近年政府當局已把廁所的設置、使用及維護,列為辦學績效及生活教育成效之重要指標,因此除了規劃設計理想的學校廁所外,指導學生正確的使用方法養成良好如廁習慣以及公德心的培養,亦是相當重要的一環。 玖、附錄: (略)
|
|||||
最佳瀏覽解析度:1024*768 |